白昼,细雨交织成幕,夜晚,蛙声汇成合唱……
校墙之东,荒野生机勃勃,那潮水般的蛙鸣宛如枕畔低语,不休的交响竟勾起一段儿时记忆——
儿时,不远处有一方圆数百米的三角水塘,四周被称作棉槐条的灌木丛环抱,成了青蛙们的乐土。夏季,常与伙伴们垂钓其间,将捕获的青蛙作为家中鸡儿的美食。
钓蛙不同钓鱼,一静一动。不用蚯蚓为饵,只需黄色的丝瓜花或方瓜花。无需鱼钩,一根细绳,一端拴花,便是工具。灌木丛中,静待蛙儿上钩。
钓时,需轻巧抖动钓竿,模仿活物动态以引诱贪嘴的蛙儿。感觉竿沉,迅猛甩出,钓绳如长虹贯日,一声钝响,蛙儿便已天旋地转,四肢无力,此时擒获,易如反掌。
钓鱼讲究“熬”,以静制动,而钓蛙则在于“甩”,以动制动。一静一动,一缓一疾,宛如武学高手的招式,一攻一守,各具神韵。
于家乡,钓蛙之“甩”人尽皆知,形成一句俗语:“家后钓蛙——甩到家”。此“甩”非彼“甩”,却成了告诫后辈勤勉的口头禅。
岁月流转,三角水塘已成追忆。钓蛙虽是儿戏,却也非正业,终归需舍。将这轻狂岁月折叠,藏于记忆深处,回首往昔,非“甩”而是“帅”,家后钓蛙——帅到家了!
室外,蛙声依旧荡漾,室内,心潮澎湃……